们说话。
就算她们声称自己并非出于私心,而是自愿留在宫中为皇帝守身,就算有人看不过去,要对此事叽叽歪歪,皇帝也是能理直气壮反驳。
早知今日,何必当初。当初皇帝就说,事情会变成这样,所以他开恩让她们离去,她们不肯蒙受圣恩,要意孤行,要逆着圣意行事,最后真成这样,全是自找。
这件事,本来是皇帝有私心,永宁侯回来,皇帝只想和永宁侯在起,嫌弃后宫中这些女子碍事,想要打发她们出去,但是被他左绕下,右绕下,最后必然要变成皇帝他最最圣明,是不肯承恩那些人心存私心,不知感恩,活该受苦。
这种始终让自己处在有理局面行事方法,当然也是太后教给皇帝,但是太后现在想想这些事,真气闷无比。
太后深深吸几口气,尽量冷静下情绪,她突然想起什,问道:“永宁侯呢,他就眼睁睁地看着皇帝这胡闹,不劝劝皇帝?”
以前,皇帝想要恣意行事时候,永宁侯都会劝,他劝得动,劝不动皇帝另说,反正该劝时候,他都努力劝过。
这些,太后都是知道。
太后火气上来时,自然觉得永宁侯蛊惑君心,死不足惜,但是她冷静下来,她也知道真正错是在皇帝身上。当日,她就对皇帝说过,行事要记得分寸。皇帝嘴里答应得好好,结果呢,这就是皇帝所谓“朕知道朕是皇帝”?
就算永宁侯不知进退,行事间失分寸,只要皇帝心里还记得分寸,他就不会对卫家恩宠太过,就不会被永宁侯左右圣意,也不会这多年来疏于后宫,无心子嗣,只想着和永宁侯在起。
但是,皇帝纵使有错,也不能罚皇帝,最后就要由永宁侯这做臣子来担这错。
太后将永宁侯陷入私纵幽王余孽案,永宁侯生或者死,卫家满门生或者死,对她而言,并不是很重要事,因为真正在意卫家满门安危人是永宁侯,真正在意永宁侯生死人是皇帝,从来就不是她,她只是用永宁侯生死,用卫家满门性命与皇帝角力,拿捏皇帝罢。
江山稳固,社稷传承,都是皇帝责任。如果皇帝拒绝承担他责任,步都不肯退,意孤行到底,太后自然要把这笔账全算在永宁侯头上,算在卫家头上,容不得他们活下去,但是皇帝既然愿意退,太后也就懒得赶尽杀绝,愿意抬下手。
反正皇帝身边总会有人,不是这个就是那个。永宁侯这人虽然有着种种毛病,好歹本性纯良,私心不重,愿意顾全大局,不会跟着皇帝起胡闹,在外也知道自律守礼,不会仗着皇帝宠爱骄纵任性,无法无天。
太后每次想到这事,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