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行和同性敌意都是勋章,就好像电动游戏里自己样强悍、自信、藐视天地。
更多批评来自豆瓣网,来自全球不到百人阅读量中,她并不认识同行。那些触目惊心差评,就好像是命运十字架,提醒她“好运”背后标定着连环债务,还也还不清。她唯有更努力,才能挽回点点颜面。例如,每年发表、引用,同行只言片语评价,研讨会邀请。但无论如何,那些价值总和依然超不过那本书。所以,令人悲伤是,即使安栗直在努力摆脱那本书,她内心又是极需要那本书。是那本书改变她命运,让她被人看到,被人批评,让她有今时今日生活。和她枯燥日常生活相比,那本书是她人生高光时刻,第次也是唯次,是她理想自。
同侪和后辈们以看似客观态度评论道:“这本书绝大部分内容在中国都是没有现实意义(如果用中文写遍,根本无法出版)”“如果论文可以这写,去英国读个博士也不错”“她为什不发在公众号上?那样更适合她呀”。安栗每天早晨刷遍豆瓣,有时也能刷出两个好心人对空言说:“去除猎奇问题,田野还是做得不错”“可惜即使不是老人与残疾人,生活问题也是很复杂啊”,以至于他们给“三星”打分,都能显出温存人情味来。这让安栗后来在看。待别人著作时,多些慈悲和体谅。事非经过不知难。有人明明也被难倒过,却硬装作没有,她不想成为那样人。如今,安栗手中拿到同行评议论文,即使再糟,她都心存善念、手下留情。原因就是她每天都在豆瓣刷新评论,是那些评论照亮她软弱和不自信,成她心病,她是在意它们。尽管她问心无愧,她说服自己只是好运。她负隅顽抗(其实并没有几则)舆论,也负隅顽抗“好运”连带污名。
这些事,安栗家人并不知情。他们仿佛生活在另个次元。也挺热闹,挺激烈。女孩子有稳定工作,周围人便只关心她有没有结婚。这听起来是中学生必读世界名著中句话,其实不尽然,周围人还会关心她每个月赚多少钱,有没有房子和车,年出国旅行几次,家里有没有戴森。如果她嫁给爱情,那周围人会发自内心地感到惋惜,静候着好景不长,爱是最靠不住,图别人对你好,最贪婪。如果她嫁给金钱,他们又会觉得她本来就不配拥有爱情,应该知足常乐地走向死亡。至于她工作,那几乎是没什要紧。能有个工作就不错。她工作被人挑剔,那定是她不够聪明。而且她还需要工作,这本来就低人等。所以相比现实世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