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时,这种被预先约好意义所拘束记号,不但多余,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。在十多年前青年们讲恋爱,受着直接社交限制,通行着写情书,很多悲剧是因情书误会而发生。有这种经验人必能痛悉文字限制。
文字所能传情、达意是不完全。这不完全是出于“间接接触”原因。们所要传达情意是和当时当地外局相配合。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情意记下来,如果在异时异地圜局中去看,所会引起反映很难尽合于当时当地圜局中可能引起反应。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缺陷。于是在利用文字时,们要讲究文法,讲究艺术。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“走样”。
在说话时,们可以不注意文法。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,而是因为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作用。们可以用手指指着自己而在话里吃去个字。在写作时却不能如此。于是们得尽量依着文法去写成完整句子。不合文法字词难免引起人家误会,所以不好。说话时们如果用完整句子,不但显得迂阔,而且可笑。这是从书本上学外国语人常会感到痛苦。
文字是间接说话,而且是个不太完善工具。当们有电话,广播时候,书信文告地位已经大受影响。等到传真技术发达之后,是否还用得到文字,是很成问题。
这样说来,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“愚”表现。面对面往来是直接接触,为什舍此比较完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?
还想在这里推进步说,在面对面社群里,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工具。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象征体系。象征是附着意义事物或动作。说“附着”是因为“意义”是靠联想作用加上去,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性质。这是社会产物,因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时候,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;而且表达结果必须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意义。所以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认意义,也就是这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反应。因之,们绝不能有个人语言,只能有社会语言。要使多数人能对同象征具有同意义,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经历,就是说在相似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象征,因为在象征上附着同意义。因此在每个特殊生活团体中,必有他们特殊语言,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字句。
语言只能在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层上发生。群体愈大,包括人所有经验愈繁杂,发生语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