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间,日新月异,暗潮迭起。
宋潜机耕耘千渠,埋头田间,不知流年匆匆。
孟河泽找到他时,他正在四季棚里浇春白菜。
继培育优种“种子田”之后,宋潜机搭建四季棚也在千渠郡逐步推广。
纱帐内土地以阵法保持温度,以改良版聚光符控制光照,千渠人在寒冷枯燥冬季也能吃上新鲜蔬菜,不再靠腌菜挨过冬。
青碧菜叶挂上水滴,脆生生、鲜嫩嫩,像刚出土水种翡翠,宋潜机忍不住表扬:“最近不错,继续努力!”
白菜懒得理他,懒洋洋照着聚光符金光。
孟河泽以为他夸自己,当即精神焕发:“好师兄!千渠书馆馆长人选,有眉目!”
宋潜机怔怔,才想起这回事。
麦田界域中“打工魂”为积攒分数,日夜不休默写典籍、道书。
亡魂们日常聊天互相探讨,印证所学,不仅补全些失传多年古册,还将旧功法弊病剔除,改良出新功法。
经过三年日积月累,千渠书馆所收典籍,已经比华微宗藏书楼中更完备、更先进。
从前价值万金、需要外门弟子卖命才能借阅珍贵典籍,经过开版印刷,变成书架上普通书。
修炼和学习门槛不再高不可及。在千渠,就算没有灵根,也要进学堂习字明理。
有书,还得有人教书、有人管书。
但千渠已无专人可用。孟河泽接管猎队和城防队,纪辰管所有阵法,徐看山和邱大成管钱粮商路、户籍房舍,周小芸和纪星管医馆和卫生、司农刘木匠带着材料在各村帮人搭棚,司工铁三牛忙于建大桥和水库……每人手中总有两三件事,抽不开身。
年前,宋潜机发下告示,招聘教书先生和书馆馆长,待遇从优。
天下读书人、书画爱好者闻风而至。半为千渠丰富藏书,半为亲眼看见宋潜机真迹。
登闻大会后,书圣闭门绝客,不再提笔、不再品评后辈书画。“英雄帖”因此被称为“最后好字”,近年无人超越。
每天都有符修凑在天城广场上,仰望“亩产千斤”牌匾,临空描画,揣摩运笔,双目失焦,似神魂出窍。
宋潜机流传在千渠真迹虽多,却无诗词,更无歌赋。
大多是“土豆、圆白菜、麦苗、玉米”之流,兼有“紫藤、玉兰、杜鹃、凤仙花”等花名。
其中有篇《劝学》,为劝不愿进学识字边陲村落少年入学而写,大意是“磨刀不误砍柴工,读完学堂再务农”,劝人先识数会算,认字明理,掌握基础农业知识。
全篇寥寥百字,简单易懂,情理兼备。字形毫无花俏,笔力质朴扎实,结构大巧若拙。
许多读书人临帖有感,奔赴千渠。
文人多,常开文会,斗书写诗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