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多岁那些看似无用彷徨经历,在此时都能得到运用。
进入四十岁,会经历曲折。到五十岁,就再也掩饰不住衰老和疲惫。世上虽然有人“最喜欢当下”,觉得“当下年龄段最好”,但没那轻率。无论哪个年龄段,都有好也有坏。到花甲之年,谈论自己人生就只能用过去时,切经历都已无法挽回。过去无法重来,也不愿再重来。这生过得还算不坏,但下辈子也不想再做人。
有次,应邀前往年轻时短暂驻留过美国某大学,在学校宿舍生活段时间。校园里有座不显眼石碑。该校是常春藤盟校之名门大学,石碑则是毕业生捐赠纪念品。上面写着:
“在这所大学度过时间,改变人生。”
那时刚好新学期开学,返校学生们匆忙穿梭在校园之内。他们都是二十岁出头年轻人,因着对自身与世界未知,充满不安和胆怯,紧张得双颊泛红;面对未知将来,只能赤手空拳以对。他们拥有只有未来,而走在他们中间,人生已过去大半。
那刻,突然生出股灼烧般妒忌,并为此震惊不已。
所谓,大概就是身在其中却毫不珍惜,唯有多年后回首,才让人胸中紧东西吧。
***
[1]保罗·尼赞(PaulNizan,1905—1940):法国小说家、记者、政治活动家。
[2]大学院:指国内所说研究生院。大学院生,即研究生。
[3]大学斗争:指大学内因为某些问题引起学生运动,并扩大为日常性、全校性质矛盾,引起学生与学校对立。日本大学斗争般特指20世纪60年代末,以“全共斗”为首系列校内纷争。支持学生方面人般称“大学斗争”,中性称呼则是“大学纷争”。
[4]二级酒:“二战”时期,由于大米供应量减少,以米为原料酒市场秩序混乱,出现许多在酒里掺水现象。为重整酒市,日本z.府制定日本酒分级制度,根据酒精度数和质量划分酒等级。该制度因存在各种问题受到消费者批判,最终被新分类体系代替,于1992年被废止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