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醉刚出道时,是个无比俊美少年。
他有轻微羞涩,不喜与人多言。每逢有生人主动与他搭话,他就会不知所措,眼睛眨眨,像受惊小鹿。
当时《流苏》上映,横扫各大奖项,沈醉也随剧组参加很多活动,见不少人。
他直都小心翼翼地紧跟在刘珩身后,浑身上下透露着僵硬脆弱无所适从感,像是生怕自己被别人注意到。
这本是个演员所不能有忸怩,偏偏很符合沈醉在《流苏》里样子。
如今沈醉,早已不复当年。可大部分人对他印象,却还停留在他十五岁时样子——包括但不限于燕名扬、周达非,以及某些时候刘珩。
那时沈醉,就像自己出道角色:青涩美少年,心思细腻,分好奇九分社恐,天生让人怜惜爱慕。
《流苏》成功,给沈醉带来难以腐蚀角色滤镜。
在多年以后现在,即使沈醉已许久没拍戏、塌房般频频出现在八卦杂志、甚至年与九个不同男明星“吃饭”,却竟然还没糊透。
依旧有为数不少影迷怀念荧幕上那个无可替代“沈醉”,边剪着过去素材,边恨铁不成钢地等他继续拍戏。
但与此同时,沈醉作为专业演员价值,却被大幅度低估。
更多人并不能彻底区分角色和演员。他们喜欢是沈醉演出来样子,可他们又自然而然地将沈醉本人与角色进行毫无逻辑贴合。
艺术泰斗是夏儒森,戏骨影帝是刘珩。
而沈醉,只是个幸运貌美天生演员,个惹人歆羡团宠。
人们从不会吝惜对他称赞,可人们更喜欢看见他受夏儒森指点、跟在刘珩身后。
事实上,并没有多少人看好沈醉在《失温》里表现。即使在片场,沈醉在镜头下取得成功也会被归功于:众所周知,裴延是个会调教演员导演。
翌日上午,沈醉要拍完原定于昨天下午戏份。
这是场很折磨人戏,需要演员在重庆夏天里迎着太阳晒,还须得微妙地控制五官和表情。
沈醉并没有很喜欢电影艺术和表演,成为演员是个偶然。
他自认为最大优点是:坚韧、能吃苦,想做到事就定要做到。
“沈老师,你要不要先喝点风油精。”霍离坐在旁,翘着二郎腿,“万中暑,就麻烦。”
沈醉已经化好妆,正在等摄影师调角度。他总觉得霍离今天状态有些不对,像个憋不住要献宝大傻子。
“不用。”沈醉说,“体质很好,小时候下田插秧。”
“”
《失温》对沈醉来说,难度并不算大。它介于严肃文艺片和商业片之间,最终风格要看导演如何把握。
沈醉现在思考重心是,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